102 學年度 第 2 學期 當代全球議題與國際法 課程大綱

102 學年度 第 2 學期 當代全球議題與國際法(一)
課程中文名稱 Title of Course in Chinese當代全球議題與國際法(一)
課程英文名稱 Title of Course in EnglishContemporary Global Issues and International Law(I)
應修系級 Major通識教育中心4  ,國際法暨外交事務學士學分學程  ,向度四宏觀視野,進階課程,新向度三法政
授課教師 Instructor王震宇
選修類別 Required/Elective,
向度類別 Classification向度四宏觀視野,進階課程,新向度三法政
全半學年 Whole or Half of the Academic Year學年
學  分 Credit(s)2 學分
時  數 Hour(s)2 小時
教師網址 Instructor's Website http://ntpuinternationallaw.blogspot.tw/
課綱附檔 Attachments
先修科目 Prerequisites
教學目標:
亮眼的鑽戒、全球知名品牌產品、新式開發藥品是否都隱含著不為人知的一段人權血淚史?氣候變遷引起的地球暖化、糧食短缺、海平面上升、突發性天災是否造成更多的環境難民?債信破產的國家是否只能仰賴國際社會予以援助?致命傳染疾病的病毒是否應被合理保留為生化戰劑?核能之合法使用與核武擴散之界線如何判斷?恐怖活動與反恐戰爭究竟是一場聖戰,還是另一種極端霸道主義?武裝衝突下是否兵不厭詐,還是必須堅守國際人道法?以上問題涵蓋多元且廣泛,但卻有一項共通點-它們都是「當代全球議題」。這些議題在「倫理本質」的向度上,無法由既有的法律預作規範,許多問題都遊走於倫理道德的邊緣,挑戰人性最脆弱的一環,需要國際社會更多討論與思辨才能整理出一套框架。然而,在「民主本質」的向度上,這些議題也無法由一個國家以片面(unilaterally)或由一個地區以區域(regional)之力量解決,而是要靠世界上多數及具有影響力之國家共同反思問題之形成,以及試圖建立合作解決之模式。甚至,在「媒體本質」的向度上,許多全球議題也會因為東西文化差異、宗教信仰、政治立場之不同而產生資訊落差與報導偏頗,導致無法全觀問題之全貌。
在傳統國家主權至上的年代,原本各國擁有不同之法律體系、倫理規範及信仰文化,但在當代全球化推波助瀾下,全球交流日益密切,價值衝突卻持續不斷發生。本課程係以國際法之基礎理論架構探討當代全球議題中關於法律與倫理之爭議問題,並藉以培養學生之倫理與民主素養。從倫理角度而言,各國體察到跨國問題之複雜性與待解決之急迫性,其中牽涉諸多倫理爭議問題,不但影響全球之法律規範,更對人類歷史與價值產生深遠之影響。從民主角度而言,各國加快腳步整合彼此之法令、政策,將彼此商討後所達成之共識,轉化為具有拘束力之國際公約、協定、或成立國際組織,透過集體力量促使各國將國際公約落實為國內法律。
        
基於以上的認知,雖然我國在國際事務之參與上並不如許多大國具備實質影響力,但身為地球村一員,面對日新月異之國際局勢,身為現代公民應具備理解當代全球議題之正義與公民視野,以多元包容之心態,理性思辨各項爭議問題之()背景資料、()議題架構、()國際規範與實踐、()解決模式。本課程基於現代公民所應具備之全球化與國際法之基本素養,定名為「當代全球議題與國際法」,擬將課程分為四條主軸,培養學生在全球議題下應具備之正義與公民視野,分別為:「自由貿易下的人權正義」、「氣候變遷下的環境正義」、「金融風暴下的經濟正義」、「火線衝突下的人道正義」等。在此軸線下,帶領學生探討當代最具代表性之全球爭議問題,並藉由改良式問題導向學習法(Hybrid PBL),建構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團隊學習之方法,在未來畢業進入社會各階層後,仍能迅速掌握與分析全球化與國際法議題之公民核心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內容綱要/Course Outline
本課程採取改良式之問題導向式學習法(PBL),依據「全球議題與國際法」之主題,擬設計四個主軸,培養學生正義與公民意識中之倫理素養及民主素養等二種核心能力。倫理素養之指標係訓練同學在不同案例(由真實情境所改寫之教案)中,對於「法律專業」、與「倫理道德界線」之兩難議題,經由理性思辨程序,作出獨立思考的判斷。民主素養之指標則培養同學認知當代國際社會各類議題,漸漸走向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之概念,亦即當代許多議題已不分國際政經實力大小,而轉化為全人類應一起共同面對的課題。本課程之內容主軸如下:

第一主軸「自由貿易下的人權正義」,課程主題為:(1)跨國企業社會責任與國際人權;(2)國際品牌與勞工待遇;(3)生命與人體試驗倫理;
第二主軸「金融風暴下的經濟正義」,課程主題為:(1)金融危機與全球風暴;(2)貧窮問題與國際發展;
第三主軸「火線衝突下的人道正義」,課程主題為:(1)反恐戰爭與戰俘待遇;(2)武裝衝突與國際人道干預。
第四主軸「氣候變遷下的環境正義」,課程主題為:(1)地球資源保育與永續發展;(2)全球暖化與環境難民;
授課教師之基本資料(Teacher's background)
最高學歷及學位名稱: 美國美利堅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及英國劍橋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學術專長: 國際經貿法, 國際公法, 國際組織, 國際談判
專任教師最近五年(兼任教師最近十年)與授課科目相關之著作或展演成果五項:
1. 
國際公法 (含專題研究)
2. 
國際貿易法 (含專題研究)
3. 
經貿談判與爭端解決專題研究
4. 
國際組織法
5. 
國際人道法
其他參考資料(Other References)
上課使用老師自編之講義
課程延伸參考資料(無須購買)
1. Dennis Piszkiewicz, Terrorism’s War with America (
恐怖主義與美國的角力),國防部譯印,頁23-43193-203
2. Jeffrey D. Sachs
著,鐵人雍譯,「臨床經濟學」及「杜絕貧窮的全球協議」載於「終結貧窮」,臉譜出版社。
3. Maude Bralow & Tony Clarke
著,張岳、盧瑩、謝伯讓譯,「水資源戰爭」,高寶國際出版,頁56-147
4. Naomi Klein
著,徐詩思譯,「No Logo」,時報出版,頁237-329
5. Tom Zoellner
著,麥慧芬譯,「慾望之石-權力、謊言、愛情交織的鑽石夢」,馬可孛羅出版,頁185-217
6. 
中山大學醫學系,問題導向式學習手冊,20058月。
7. 
王冠雄,「氣候變遷對於農業與糧食安全之挑戰」,歐美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8. 
王震宇,「氣候變遷與環境難民保障機制研究:國際組織與歐美國家之實踐」,歐美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9. 
王震宇,「國際金融風暴後貿易保護主義再起對WTO運作或貿易救濟之影響及我國因應之道」,載於「2009年貿易救濟調查實務研討會論文輯」,頁43-64,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200912月。
10. 
王震宇,「戰火下的正義與人道-北非利比亞事件引發的國際人道法問題」,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
11. 
王震宇,美國次貸風暴引發之蝴蝶效應-談IMF之系統失靈,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2009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
12. 
李炳南主編,「法的全球化與全球化的法」,楊智出版社,頁1-35
13. 
林宜諄編著,「企業社會責任入門手冊」,天下文化出版
14. 
彭德明,「金融危機與國際貨幣制度之檢討」載於「全球金融危機專輯」,行政院中央銀行,20103月。
15. 
黃仁德、林進煌,「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與啟示」,聯經出版社,頁9-25315-349
16. 
楊永明,「國際安全與國際法」,元照出版。
17. 
楊雅婷等譯,「國際人權概觀」,國立編譯館,頁25-123299-329
18. 
廖福特,「即使戰爭,也要人權:HamdiHamdan評論」,歐美研究,第39卷第4期,頁671-7112009年。
19. 
劉必榮,「國際觀的第一本書」,先覺出版社,頁141-197
20. 
劉宏恩,「基因研究與人權保護」載於作者「基因科技倫理與法律生物醫學研究的自律、他律與國家規範」,五南圖書,第八章,20097月。
21. 
賴英照,從尤努斯到巴菲特-公司社會責任的基本問題,台灣本土法學,第66期,20074月。
22. 
賴英照,論全球盟約與公司社會責任,法令月刊第58卷第2期,200702月。
23. 
關超然、李孟智著,PBL問題導向學習之理念、方法、實務與經驗,台灣愛斯唯爾,200911月。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複製及影印』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copy or print materials.